2024/3/30~31在「芳苑新生社區」服務的在學志工來自16個學校...
建國科大、亞洲大學、台灣體大、南華大學、、陽明交大、彰化女中、北斗家商、大明高中、明台高中、土庫高中、鹿港高中、溪湖高中、南投高中、台中高工、仁德醫專、敏惠醫專。
從招募、報到、分工、協調、帶領、活動、閉幕、檢討...
我們看到一個個從陌生到攜手,從青澀到交心...這些志工新血輪就是因為需要所以我們要提供養份,經成長營的再訓,我們有承接也有灌溉,更期望給這些新生的年輕夥伴們有更多成長的機會,以便增加未來更多服務的能量,希望我們的貓頭鷹督導團以有形的、無形的都可以給他們未來的服務熱誠,有更多的關注。
芳苑鄉新生社區發展協會
典型的農村,養殖業興盛;濁水溪〈諸螺溪〉改道水域多行成沙崙,內有世界最小的“樹猴”“倒退嚕”尤其倒退嚕設沙漏誘捕昆蟲,好有趣,樂活台灣、體驗新生村農漁牧業發達:沙丘健走、蔬果節、日本移民村文化、北天宮及新生公園有豐富的藝文活動,更是有沒讀過書的一群農夫文豪,現場揮豪,歡迎同好以文會友、體驗祥和農村家居恬適人情味。
新生社區位於彰化縣芳苑鄉東北方,日據時代稱為秋津村,分成十戶、二十七戶、三十戶三個區域,戰後改名為國光村。民國37年開始地方自治選舉,因當時村人為競選村長而發生衝突,此後改劃分成新生村與文津村。由於衝突事件的效應,加上人口分布不均、地域版圖挾長、空間資源分配不平衡等問題,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一再造成新生社區的發展阻礙。而打破這個僵局的,卻是在風災時,堆積在海邊的漂流木。
新生社區發展協會於97年開始全心投入社區總體營造,為改善漂流木所形成的環保問題,結合當時開始提倡的社區總體營造計畫,社區傢俱工廠老板許樹根先生,發揮創意將其製作成創作藝術品、路口指標、公園座椅等等再生傢俱,賦予漂流木新的生命,裝置於社區各角落,美化社區環境,成為社區的一項特色。居民們感受到環境對生活的重要性,社區意識自此逐漸凝聚。由於新生社區是一個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農業村落,同樣面臨了青年人口外移的課題,年長者、小孩與外籍新娘成為社區的主要構成人口,為了更加落實社區福利化的構想,進一步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,讓更多人認同與參與社區的活動,藉此帶動社區的發展社區,班隊也因此契機形成。
因為社區媽媽的帶動,加上社區活動辦的有口皆碑,後來成立書法班時,在短短幾個月中由原先十多人增長到將近三十人,讓大家非常訝異。書法班的成員多半是四十歲以上的成人,其中不乏一些不識字老人,學員在每週一的晚上在村內的北天宮學習書法,為村莊添加了一股濃濃的書香氣,且因為學員們的認真學習,在短短半年中,竟個個都能寫出一手好字,所以近年來社區特別為他們舉辦書法成果展,除了鼓勵他們之外,也希望藉此發展出社區特色及凝聚更多居民對社區的向心力。